百度 BT 电影 知乎 网盘 应用 文档 产品 企业 翻译 词典 QQ
微信 公众号 微博 股票 软件 Mac软件 动漫 地图 商品 小说 健康 租房

网站详情

来源:酷站阁推荐 收录时间:2015-09-06

网站介绍

“中山医学院”最早得名于1957年,其源头可以追溯到1866年成立的中国最早西医学校——博济医学堂。中山医学院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866年创立博济医学堂到解放初期院校调整之前(1866~1953)

1866年,美国传教士、外交家伯驾在广州设立博济医学堂,孙中山先生曾在此学医和从事革命活动。后来,博济医学堂并入岭南大学,成立岭南大学医学院。随后又吸纳了私立夏葛医学院。随后私立夏葛医学院又并入岭南大学医学院。

中山医学院的另一个重要的源头是1909年成立的广东公医学堂。广东公医学堂后来发展成广东公医医科大学,又并入国立广东大学,随大学更名,成为中山大学医学院。

第二阶段:从解放初期院校调整到2001年两校合并之前(1953~2001)

1953年解放初,全国院校调整,岭南大学医学院和中山大学医学院合并成立华南医学院,随后广东光华医学院也并入华南医学院。此后,华南医学院相继改名为广州医学院、中山医学院、中山医科大学,并成立中山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这个阶段,在著名的医学教育家柯麟的带领下,中山医学院建立了完善的现代医学教育体系,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医学界有较大影响力的大师和名家,教学、科研和医疗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为中南地区最高医学学府和卫生部属的六所全国重点医学院校之一。

在1960年代,中山医学院拥有梁伯强、谢志光、陈心陶、陈耀真、秦光煜、林树模、周寿恺、钟世藩八位国家一级教授,被人称为“八大金刚”,而当时全国才有33位一级教授,可见当年中山医学院的地位。现在北校区医学图书馆二楼陈列着八位一级教授和柯麟院长的油画像。

陈心陶教授在防治血吸虫病方面做出了突出成就,两次受到毛泽东主席的接见。

第三阶段:2001年两校合并至今(2001~现在)

随着全国高等医学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恢复了综合性大学办医学教育。2001年10月,原中山大学和中山医科大学合并为新中山大学,并成立了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我院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中山医学院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实验室规模、实验仪器设备等方面均处于国内同类学院前列,已成为一个学科门类齐全、基础条件优越、教学科研力量雄厚,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基础医学教学、科研和技术开发基地。

学科建设

中山医学院前身为中山大学基础医学院,更早的源头则是原中山医科大学基础学院,曾经拥有梁伯强、陈心陶、秦光煜、林树模等国家一级教授和叶鹿鸣、许天禄、罗潜、白施恩等等蜚声海内外的医学科学家和教育家。随着整个人类健康研究突破点向基础领域的不断前移,基础医学在现代医学发展中起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它作为临床医学研究的基石,推动着临床医学研究的不断向前发展,为临床疾病诊断和防治奠定坚实基础。

中山医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国家“千人计划”入选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级教学名师等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教授。学院担负培养临床医学及其相关专业人才的任务,经过多年学术凝练和结构优化已形成了以热带病防治与病原生物学研究、神经科学研究、心血管疾病基础与防治研究、肿瘤基础研究、疾病基因研究、干细胞与组织工程、法医鉴定技术等为特色优势的学科格局,并在各二级学科中铸就了一批较高水平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平台,在若干研究领域形成了与国内其他医学院校相比较为鲜明的学科特色,为今后3~5年的快速发展与进一步特色化奠定了基础。

学科建设是学院发展的生命线。中山医学院的学科建设瞄准世界一流水平,站在学科发展的最前沿,以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形成鲜明的特色和完善的学科体系。目前拥有基础医学、生物学、中西医结合和生物医学工程等4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药理学”为国家重点学科,“病原生物学”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基础医学”为广东省重点一级学科,“中西医结合基础”为广东省重点二级学科。

科学研究

在“十一五”期间,中山医学院着力整合学科资源,推进交叉学科与新兴学科建设。PI制改革的顺利实施全面增强了教授们的学术自由感和学术责任感。2006年以来,学院共获得各类科研经费2.5亿元;获国家973首席项目1项、课题5项,国家863课题8项,国家重大专项平台及课题8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8项,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项、重点项目7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9项;共发表SCI收录论文260余篇。在原有药理学国家重点学科基础上,病原生物学新增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基础医学新增为广东省重点一级学科。新增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广东高校工程中心1个。热带病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在评估中获得“优秀”,为下一步争取热带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创造了良好条件。

人才培养

如何提高继续教育的教学质量、如何更好地为教师和学员服务、如何开拓非学历教育领域等议题展开热烈讨论,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李冠宏副院长做了指示,我院的继续教育应当多元化发展,加强非学历教育的开拓力度,同时要做好任课教师的服务工作;汪华侨副处长认为虽然我院的继续教育面临严峻的竞争形势,但我们仍要严把质量关,认真办学,为社会培养高质量的医学人才。

实践基地

接广州市卫生局通知,广州市从2015年起改革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方式,由广州地区四所医学院校承担。我校被选定为医师资格考试临床类别实践技能考试基地之一,承担广州市海珠区、荔湾区、白云区、番禺区、南沙区和增城市申请医师资格者的临床实践技能考试工作。基地依托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临床技能中心,由医学继续教育中心负责考务和培训工作。医学继续教育中心将于当今组织实践技能培训,有意参加培训者可以与我们联系。

继续教育

中山大学医学继续教育中心主要负责医学专业的继续教育管理、培训、部分成人学历教育的办学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主要工作职责如下:

一、在毕业后医学教育委员会的领导下,负责学校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工作。

二、负责医学各专业各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办的审核、上报和学分证的发放。按照学校教务处的要求,做好医学各专业非学历培训的初审和进修生的归口管理。

三、负责医学成人学历教育的归口管理。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学校教务处的要求,统筹安排各专业的招生计划和新生录取工作,规划课程设置和教学大纲,协调做好跨院系课程的统一安排,抓好教学质量监控、课程统考、毕业生资格审核工作。

四、负责部分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酷站导航:探索互联网世界,收集和分享实用互联网资源,推荐国内和国外知名、实用、创新、科技、优质的站点资源!互联无极限,探索无止境;分享求真知,网络无国界!

本文地址https://www.kuzhange.com/domestic/category/education/15819.html转载请注明